首页 资讯 正文

河曲县高质量完成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

体育正文 136 0

河曲县高质量完成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

河曲县高质量完成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

  沿黄生态(shēngtài)修复项目区生机盎然。何帅摄

  盛夏时节,行走在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沿(yán)黄生态修复项目区,满目苍翠,生机盎然(shēngjīàngrán)。今年,河曲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,高质量完成覆盖8个乡镇90个行政村的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(zàolín)工程。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筑起绿色屏障,更让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(lǐniàn)在这片土地上得到(dédào)生动实践。

  走进河曲县鹿固(lùgù)乡南墕村生态修复项目区,油松、樟子松、侧柏等乡土树种(shùzhǒng)错落有致,榆(yú)树、山杏、金叶榆点缀其间,形成了一道绿色美丽的生态屏障。验收工作组正对每一片造林地进行细致的检查、验收,他们手持专业工具,查看树木的成活率、生长态势以及栽植质量,不放过任何一个(yígè)细节。验收人员表示:“目前(mùqián)大部分树木生长良好(liánghǎo),达到了预期效果。对于个别存在问题的区域,已要求施工方补植补种(bǔzhòng),确保造林质量。”

  河曲县委、县政府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重要位置,高度重视。今年,以创建国家(guójiā)森林城市为重要抓手,科学(kēxué)有序地开展国土绿化和(hé)生态修复(xiūfù)工作。目前,沿黄线生态修复项目5万亩造林任务栽植工作已全部完成,进入验收和后期管护阶段。该项目聚焦黄河流域(huánghéliúyù)生态保护和修复这一(zhèyī)核心任务,充分发挥乡土树种在提升(tíshēng)生态项目建设成效方面的优势。按照新旧衔接、连网成片、规模治理、功能提升的要求,一般(yìbān)区域选用了油松、侧柏、樟子松、山杏、山榆等树种;重点区域则增加金叶榆等树种。

  沿黄线生态修复项目5万亩造林任务,主要规划在黄河流域重点生态脆弱区及水土流失、荒漠化、干旱较为严重(yánzhòng)的(de)区域。该项目坚持科学、生态、节俭的原则,科学绿化(lǜhuà)、以(yǐ)水定绿,将绿化、彩化、财化与大规模“增绿”、抢救性“复绿”、原生态“补绿”有机结合,致力于打造“生态美(měi)好、景观异质、功能完备、彰显文化”的国土绿化引领区。同时,注重与新农村建设深度融合,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出发点(chūfādiǎn),全力打造一批生活美、生态美、家园美、田园美的绿色发展(fāzhǎn)森林示范村,让人民群众在绿色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(huòdé)感和(hé)幸福感。

  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河曲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全方位推进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(zhíshùzàolín)工作,全县森林覆盖率、县城(xiànchéng)建成区绿化覆盖率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断提高。成功创建(chuàngjiàn)国家卫生县城、国家园林县城、省级文明县城,生态名片愈发闪亮(shǎnliàng)。此次沿黄生态修复工程标志着该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(fāngmiàn)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
  河曲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下(xià)一步,将重点做好新造林地的抚育管护工作,同时认真实施好“三北(sānběi)”工程6.75万亩抚育任务,持续筑牢黄河沿线生态(shēngtài)安全屏障,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。(张靓(zhāngjìng))

河曲县高质量完成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